智能化转型:AI 重塑生产运营逻辑
智能化转型:AI 重塑生产运营逻辑
人工智能正成为化工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核心驱动力,从生产优化到安全防控实现全链路革新。山东海化集团携手科技企业构建盐化工智控大模型,打造覆盖生产、安全、能耗、设备的智能决策体系,其工艺优化智能体通过实时寻优算法,让关键生产指标从波动的 “心电图” 转为平稳曲线,现场操作员转型为 “远程监护员”。
在设备管理领域,预测性维护智能体化身 “全天候医生”,融合故障机理与多源运行数据构建设备健康画像,通过算法实现早期风险识别,推动设备管理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。湖北三宁化工的大型硫酸装置则借助 AI 大脑实现 “无人值守”,将每日操作频次大幅降低,工人转变为专注设备管理的 “智慧管家”,同时实现效益提升与风险下降的双重成效。
安全巡检的智能化升级同样显著,智能巡检智能体通过路径规划与多模态感知技术,构建 “感知 - 分析 - 决策 - 处置” 的完整闭环,从依赖人工排查转向 AI 主导的人机协同模式,大幅提升隐患排查效率与精准度。
全球格局:区域分化中的重构加速
全球化工产业正经历显著的区域格局调整,欧洲市场面临产能收缩压力,而新兴市场投资活力持续释放。受能源成本高企、气候相关税费等因素影响,欧洲化工行业多个领域产能关停计划推进,行业被认为处于 “极具挑战性的时期”,欧盟虽推出《化工行业行动计划》及简化法案试图提振竞争力,但复苏仍需等待产能重组完成。
亚洲市场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:日韩传统炼化产业面临产能萎缩,多家企业陆续宣布关闭工厂或缩减产能,产能利用率显著下滑;中国头部企业则处于扩张周期,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。印度凭借政策支持与内需增长成为新兴力量,通过规划专业投资区、吸引外资等举措加速行业发展,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。
中东地区依托资源禀赋加大投资力度,从原油输出向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制造转型。沙特阿美等头部企业通过炼化一体化项目提升产能占比,借助低成本优势扩大出口,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化工领域并购,与亚洲企业的合作布局持续深化,重塑全球供应链版图。
绿色发展:“四化” 引领高质量转型方向
在 “双碳” 目标引领下,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、循环化已成为化工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。业界专家指出,行业需以创新驱动高端突破,以系统思维推进绿色转型,创建绿色工厂与零碳园区成为重要实践路径。
新污染物治理成为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,行业企业加速有毒有害物质的绿色替代,将环保责任转化为发展优势。循环经济理念深度融入产业生态,湖北姚家港化工园通过 “煤 - 磷 - 盐” 基础化工转型升级,构建五条循环经济产业链,实现企业间原料互通、上下游互惠,大幅提升产业链关联度。
政策与标准体系的完善为转型提供保障,从国家层面的节能降碳管理办法到地方园区的配套服务升级,形成多层次支撑体系。行业组织通过发布绿色转型典型案例、绿色发展蓝皮书等,为企业实践提供参考,同时 ESG 评价体系的完善推动企业在环境、社会责任与治理层面全面提升。